多人共继房产起纠纷,法律如何破局?
更新时间:2025-09-26 阅读:
当房产由多个继承人共有时,利益冲突易引发诉讼。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公平分割,成为实务中的难题。
案例分析
2025年,杭州市西湖区某家族因一套别墅继承问题产生纠纷。父母去世后,三名子女对房产分割方式无法达成一致:长子主张出售分款,次女要求居住,幼子提议按份共有。法院委托评估机构确定房产价值为1200万元,结合各子女赡养贡献(长子承担主要医疗费、次女定期探望、幼子未履行义务),判决长子继承40%份额,次女继承35%份额,幼子继承25%份额,并由幼子向其他方支付折价款。
法律依据与实务操作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304条,共有物分割可协商处理;协商不成,可实物分割(如分楼层)、折价补偿或变价分割(如拍卖)。实务中,处理多人继承纠纷需遵循以下原则:
协商优先:继承人可签订分割协议,明确份额、管理规则及违约责任。例如,北京某家族通过协议约定按份共有,并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房产。
诉讼程序:协商不成可起诉,需提交死亡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、房产证等材料。法院将综合考虑赡养贡献、经济状况、房产用途等因素判决。
执行难点:若一方拒不履行判决,可申请强制执行。如深圳某案中,法院裁定拍卖房产并强制过户。
风险提示
隐匿遗产或提供虚假证据可能被罚款、拘留。
拒不执行判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。
共有房产需全体共有人同意方可处分,擅自出售可能无效。